今年,啤酒细分品类中跑出一匹黑马——茶味啤酒,其中尤以金星信阳毛尖啤酒最为受欢迎,然而在产品爆火后,模仿者跟风而来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市面上信阳毛尖啤酒的品牌多达十余个,电商平台也有多种带有“信阳毛尖”字样的啤酒,这些产品从外包装上看极为雷同,但品质大不相同,价格低到8元左右,高到20元左右不等。
信阳毛尖啤酒如此火爆,是否涉嫌对信阳毛尖茶叶产生侵权?早在前段时时间,就有媒体讨论过这个问题。而近日,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。
信阳茶协:“信阳毛尖”不得跨类别使用
12月2日,信阳市茶叶协会发布《关于维护信阳毛尖合法权益的公告》(以下简称《公告》)。
《公告》显示,“信阳毛尖”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》《集体商标、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规定》《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》《信阳毛尖证明商标管理规则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,任何“茶啤酒”等非信阳毛尖茶品类产品生产销售宣传中商标性使用“信阳毛尖”字样行为,均属于侵犯“信阳毛尖”商标权。
《公告》还称,为维护信阳毛尖品牌声誉,整治市场乱象,促进信阳毛尖茶产业健康发展,2024年12月31日前,所有“信阳毛尖”茶啤酒生产及销售企业应完成整改,不得将“信阳毛尖”字样作为产品名称等进行商标性使用,逾期继续在线上线下商标性使用“信阳毛尖”进行生产销售宣传的,信阳市茶叶协会将依法维权。
金星啤酒:有授权,行业乱象确实该治
在众多“信阳毛尖”啤酒产品中,金星信阳毛尖中式精酿啤酒最早布局,也是当前这一品类中的明星产品,金星啤酒抖音店借此连续多日上榜抖音酒类带货榜前十。
根据信阳市茶叶协会的公告,任何“茶啤酒”等非信阳毛尖茶品类产品生产销售宣传中商标性使用“信阳毛尖”字样行为,均属于侵犯“信阳毛尖”商标权。
那么,金星信阳毛尖精酿中式啤酒,还能不能卖呢?
12月3日,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了金星啤酒集团品牌推广部总监王文艺,他说,金星啤酒拿到了授权,手续是比较完备的。
同时,他对《公告》表示了欢迎:“有一些小型酒企,完全是山寨仿造,产品参差不齐,抹黑了‘信阳毛尖’品牌,整体规范起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好事。”
同时,王文艺向记者出具了一份落款是信阳市茶叶协会的“授权函”。
另外,某酒水代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,近期,“茶酒”产品、特别是啤酒类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,市场上含有“信阳毛尖”字样的啤酒屡见不鲜。并称“公司已关注到相关公告,后续预计会减少甚至取消相关产品的推广。但一些酒企对此早有考虑,布局了‘毛尖啤酒’‘龙井啤酒’等名称的产品。”
与此同时,作为信阳市茶产业协会会长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说,文新“信阳毛尖”中式精酿啤酒也取得了信阳市茶叶协会的授权,授权日期截至明年下半年。
支持茶叶协会规范市场,文新啤酒带头改名
信阳市茶叶协会的这则公告,一石激起千层,网友对此观点不一。
网友“秋摄”说,以信阳毛尖品牌做啤酒的厂家已注册高达几十家,这种势态发展如果得不到遏制,就会因同质化泛滥成灾,必对信阳毛尖主品牌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,别把好事办成了坏事。
网友“彭先生”说,应该过两年,等酒企把毛尖的名打遍全国了再发这个公告不迟。现在信阳毛尖的名气可比不了龙井、碧螺春、大红袍、普洱,说不定酒企就直接不干了,用其他的茶来代替。
“从扩大信阳毛尖影响力方面来看,信阳毛尖啤酒的出现是好事,但如果市场不加以管控,也有可能把信阳毛尖这个品牌砸了。”刘文新介绍说,目前市场上销售的“信阳毛尖”啤酒有50多种,除了信阳本地企业,一些跟信阳不沾边儿的啤酒厂做的也有,哪家用的是信阳毛尖原叶,哪家用的是提取液,都难以分辩。
“不管怎样,我觉得还是得规范市场,得有秩序。”刘文新表示,既然茶叶协会的公告出来了,过去的授权也终止了,那作为龙头企业,就要带头执行,积极配合。
跨类别使用“信阳毛尖”名称,在法律层面如何界定?信阳毛尖啤酒的生产到底构不成侵权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