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大部分快消品厂商而言,每年的这个时候基本上是库存压力最大的时刻,一方面去年年底为了拿到品牌商返利或者来年合作代理权,会压货达标;另一方面春节将至,一个重要的销售高峰,要搞开门红会战,发货自然而然不会少。
那么此时此刻面对如此大的库存压力,经销商该怎么办?品牌商该怎么办?
眼前想到的应该是库存转移
有一个观点是:大库存本身并不可怕,一个有责任的品牌商会规划每一件货的分销和动销费用,库存在,费用就还在,可怕的是库存还在,消化库存的费用没有了。
如何把库存转移到渠道上,这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,我们简单用营销4P理论套一下。
1、产品:库存的背后是周转率的问题,只有保证了周转率才能保证产品有销量和毛利空间。现在有一个问题:库存多了,转不动了,再高的产品毛利都是没用的。
那么我们就要反思:是否规划有问题?没有产品组合;销售监管有问题?产品的销量、组合、库存、订单、回款有没有出现脱节;仓库部门是否有原因?仓库对异常产品有监督职能;销售管理部门是否有原因?对下游客户没有掌控力,产品压货不足或者产品压偏了;业务团队是否有原因?业务能力水平差、客情关系差、对产品没有信心等等。
反思不仅仅是为了追责,更多是就产品而言,探讨还有哪些出货的思路?
2、渠道:渠道的核心是网点的数量和质量,把现有网点的质量盯上来,把合作网点的数量搞上来。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。
a. 渠道激励计划:为渠道商设定奖励计划,例如提供额外的折扣、返利或其他激励措施,以鼓励渠道商大批量购买产品。这样可以提高渠道商的利润,同时也能消化大量库存。
b. 渠道合作:与渠道商合作开展共同营销活动,例如合作举办促销活动、展销会或者其他市场推广活动,共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。通过合作,能够吸引更多的渠道商协助销售库存产品。
c. 引入新销售渠道:寻找新渠道商合作伙伴,扩大销售网络。例如与电商平台、特通渠道、分销商等合作,将产品引入更多销售渠道,提高销量和市场覆盖率。
d. 批发销售:直接将产品以较低且合理的价格大量销售给渠道商,让他们承担一部分库存,再由渠道商进行分销。这样可以加快产品流通速度,减少自身的库存压力。
3、价格:低价是最省事、最快速化库的手段,但也是最不提倡的。价格拉下去容易,提起来难,使用价格化库尤其要考虑后期对品牌价盘的影响。
4、促销:通过降价、组合销售、赠品等方式,吸引渠道商购买大量产品,刺激渠道商的购买意愿,快速清理库存。
值得提醒的是促销化库和价格化库有本质区别,虽然同样是让渠道商获取更多的利润,但形式上和结果上差别很大,促销化库需要更多的设计,例如用高溢价的一线品牌做促销品,设置季度或半年度累计返利等等,效果好,不伤价盘。
长期考虑如何打通渠道库存
品牌商要监管经销商的库存,目的是要更好的了解产品分销情况,经销商需要监管网点库存,目的是要更好的了解产品的动销情况,如何打通是难题,也是必解题。
对于经销商而言打通渠道库存有两种常用办法:
1、经销商自己的业务员每天工作之一便是要定期拜访终端网点,通过业务员定期盘点网点库存的方式来获取数据,这种方式是多数经销商现阶段所采用的。
青睐这种方式的重要原因是:成本低且自己的业务员较为可控,定期的实物盘点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;缺点也显而易见,业务员不可能每天都去盘点网点库存,所以实时性不够高,不能第一时间获取库存数据,同时需要有效地规避业务员因绩效考核导致库存数据造假的情况。
2、打通渠道数字化中的一个环节:构建完整的进销存数据链路,实现渠道商库存的可视化。前提则是既要掌握渠道商的进货数据,又要掌握出货数据,通过两者数据相减得出库存,再辅以稽查人员的周期性盘点做二次校验,若结果有较大差距可及时解决问题。
这套方案若想实施的关键必要条件则是:设计一套业务员激励体系让其愿意使用渠道进销存系统,从而实现一体化的系统打通各数据之间的壁垒,使数据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,决策不出错,管理更科学。
经销商压货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中有数,就必须对下游渠道商的进销存有足够的了解。经销商要尽快建立一套获取数据的体系,在销售压力到来的时候有足够的释放空间。
带着库存,如何做好开门红
现状和发展是经销商一直纠结的难题,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做难事才能生存,2023年的关键词是“淘”,淘汰的淘,2024年的关键词是“熬”,煎熬的熬。分享四个操作关键点。
1、要有清晰的操盘思路
要缓解压货时的内心无底,就需要有开门红明确的分销目标及执行动作。自己掌握有哪些渠道,有多少网点,同期分销多少,今年预期多少,哪些渠道能卖礼盒,哪些渠道能卖整箱,哪些网点可以做堆箱陈列,做什么终端坎级政策,然后据此制定出靠谱的分销目标,相互达成共识,做到心中有数。
例如:哪些核心客户可以通过加强投资来抢占竞品份额,贡献更多增长?过去一年没有做成的渠道,哪些可以通过CNY资源捡回来?新渠道盘子越做越大,CNY能否加仓作为增长生力军?与此同时,客观理性看待市场,哪些风险还未被预期?是否有预案来防止已有火情继续蔓延?
一般在这个阶段,品牌商都会有一定的市场或者渠道资源,经销商要与厂方代表主动沟通市场投入,争取资源最大化,千万不要坐、等、靠,尤其没有想好具体战术就漫天要资源,这也是厂方较为厌恶的。
2、梳理影响操盘执行的困难,寻求品牌商支持
这里的困难不是库存、资金、任务压力等(这些困难不好解决,提出来品牌商也无法给予支持),而是实际运营中操作上遇到的困难。
例如:渠道竞争加剧方面的困难,其他竞争对手可能也在做类似的开门红活动,争夺相同的目标客户群,这可能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、价格竞争,经销商需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压力;市场营销能力不足方面的困难,无法有效地进行产品推广、销售渠道拓展、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,这可能导致开门红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。
3、捋清业绩的分销和动销逻辑
分销和动销也就是CP和TP制定和分解,这里简单强调一下这两个概念。
TP就是针对渠道商的,当然也包括两种,一种是批发商,他们主要考虑毛利和流速;第二种是终端商,终端商除了考虑毛利和动销速度以外,很重要的还考虑引入人流和关联销售,就是所谓的聚客效应。
做终端,最重要的就是聚客,有人流,什么都会有,没人流,你就是赚了钱也无法持久,人气可以说是最关键因素。
CP就是针对消费者的促销,对象是最终消费者,或者叫消费者教育或消费者沟通,说到底就是改变他们的心智,给他们说明白一个逻辑认知体系,或者让他们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情绪激昂。
目的要让他们心动,心动了就可能行动,或者心动了就在心智里种下种子,这两种效果都不错。当然,还是要想清楚目的和逻辑以后,制定方案,完美执行。
彻底搞清楚TP和CP之后,那么也就清楚了分销和动销制定逻辑,接下来的目标分解也就轻松很多。
4、合理的考核实现万斤重担人人挑
考核要以奖励为主,既要有过程奖励,还要有结果奖励,有些厂商更多的操作是把奖金事先发给业务团队,未达成再扣回,这样激励效果加倍。
过程激励常见的就是PK制度,以周、旬、月进行PK,召开总结会议,以鼓励奖励为主,PK冠亚军要给予奖励。工作过程中要不定时地发现亮点,不定时地树立榜样,并且一定要第一时间工作微信群内表扬。
春节旺季奋战目标,一定要匹配有吸引力和有诱惑力的目标达成结果奖励,过程+结果一个不能少。想要什么,就做对应的奖励,对团队员工投入多少,员工就会回报多少。